Similar Posts

《創新怎麼兌現?》:持續創新的指標
By曾憲鈺
《Payback,創新怎麼兌現?》Chapter 2 Claus We…

醜陋的建築不會倒,地基不穩的才會
By曾憲鈺
所以,無論做什麼是,不要太糾結一些細節而忽略整體結構。雖然細節裡有魔鬼,但真的讓建築物轟然倒下的,往往都是不家的組織結構。

研究是知,執行是行。知行合一
By曾憲鈺
「知先行後」是常態,尤其是越複雜、越不瞭解的主題,越需要在行動前瞭解狀況。
但企業往往以沒有足夠的資源 (時間、金錢和人力) 為由,在不甚瞭解時就開始採取行動,有時候會「賓果」「正中紅心」,更多時候卻是「白費功夫」「打水漂」。即便如此,也要能做到「行先知後」,不要只行動而忽略檢討行動的成敗。
如果當下的限制條件更多,採用「邊知邊行」也是一種方法,知與行頻繁地對焦,確保方向趨近一致。
如果是限制條件多,參與方也多,那麼採取「行先知輔」(臺北體育館品牌空間再設計案的經驗) 也是可以的。
實務上總歸一句話:「知行合一」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若力有未逮,「知先行後」、「行先知後」或「行先知輔」都是可行的,保持彈性向前行。
The ABC rule of Coach
By曾憲鈺
Ask Before Coaching! 教練的 ABC 法則:「教練…

向福爾摩斯學設計研究 (一)
By曾憲鈺
先從三個故事開始,從大偵探福爾摩斯的辦案過程學習設計研究。我發現,除了那些非常人所能的記憶力之外,觀察力、連結力、直覺力、推論力和假設力都是我們可以學習與鍛鍊的。他以極其簡單的方式開始:用看的、用聞的 (smell) 、用聽的 (listen)、用摸的 (touch) 和用嚐的 (taste)。以觀察為基礎出發點,再逐步擴展其他能力。

治國,可以像烹小魚一樣嗎?
By曾憲鈺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說:烹小魚時不要一直翻攪,越常翻動,魚肉就越容易碎爛;治國也是,主政者應以正道待民,不要經常變(法)來變(法)去,否則民苦,以致民散。簡單的道理,為什麼做起來卻如此困難?我能想到的原因之一就是:「沒親自烹過小鮮的主政者,怎麼知道如何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