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世界 12 強棒球賽的另類觀點:放下執著+擁抱變化,通往成功的非目標性思維

2024 世界 12 強棒球賽的另類觀點:放下執著+擁抱變化,通往成功的非目標性思維

台灣隊除了在賽前被日媒評為整體戰力倒數第 2 之外,在台灣也被質疑沒有大咖參戰,認為只要能贏個一兩場就算是達成任務,然而,台灣隊卻是一路過關斬將,有攻有守地成為世界冠軍。 投手們車輪戰、鐵牛棚扛得漂亮、打擊大爆發,而且守備幾乎滴水不漏,這些是怎麼發生的?

對呀,怎麼發生的?以往不是攻擊貧打嗎?不是投手容易被打爆嗎?守備細膩度不夠,失誤連連嗎?怎麼像是一夕之間全部被逆轉了?

風險就是你沒預料到的事

風險就是你沒預料到的事

如果你認為在你有明確的預測之後才為風險做準備,那麼風險就會變成危險。你得預期風險就是會出現,只是不知道何時何地出現,這樣好過你完全依賴預測行事。因為,預測這件事,要嘛是胡說八道,要嘛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預期 (expectation) 和預測 (forecast) 截然然不同。因此,在這個世界上,無法預料的事物才叫風險,預期比預測更有價值。

亞里士多德也撐腰?哥倫布航海大冒險背後的三大理論依據
|

亞里士多德也撐腰?哥倫布航海大冒險背後的三大理論依據

讓⼈稱奇的是,這⼀偉業的成功多少是仰仗兩個幸運的錯誤:⼀是亞洲以東那部分假想的延伸,⼆是假設地球⽐實際體積⼩。這兩個錯誤都是最有學問的學者和最淵博的哲學家造成的,但是如果沒有他們,哥倫布將很難敢於冒險嘗試其壯舉。

重新認知 MVP,重新認識自己

重新認知 MVP,重新認識自己

我知道 MVP (的英文) 是什麼,也知道《精實創業》強調的 Build-Measure-Learn 模式,但我在真正要打造 MVP 的時候,我內心還是把它放在 Build-Demo-Sell 的循環中,而不是更大膽地 Demo-Sell-Build 模式。

我把 MVP 的第一焦點放在 P (Product),第二焦點放在 M (Minimum),最後才是 V (Viable),甚至有時候沒有去驗證 V。

設計研究不治百病
| |

設計研究不治百病

這個客戶遇到的問題也類似:想提升某個服務的使用率,不是靠設計研究 (design research),不是靠幾個人關起門來辦幾場工作坊,無根據地腦力激盪想出一些點子,然後戰戰兢兢地去試試看,然後說:這些工作坊都沒效。
再強調幾次都不為過:沒有研究的設計是擦脂抹粉的美化;沒有設計的研究是束之高閣的報告。

再思被亨利·福特拋棄的那匹馬

再思被亨利·福特拋棄的那匹馬

在那之後,我經手的「每一個專案」都有設計研究 (design research) 作為前導,用戶研究 (user research) 就是專案流程的標配。而這個必經的流程中,「訪談用戶」(user interview) 就是每次必做的研究活動。所以,「問用戶」是絕對必要的,但不能只是「問用戶」做什麼 (what) 和怎麼做 (how to),更重要的是為什麼 (why) 這麼做。要探索用戶活動的內在與外在動機 (interanl/external motivation)。
只有在瞭解了這些之後,才有機會真正重構設計挑戰 (reframe design challenge)。

回看那個當年青澀魯莽的設計思考引導者—回應《流沙》2023 版本
|

回看那個當年青澀魯莽的設計思考引導者—回應《流沙》2023 版本

陶喆等了 26 年重新詮釋《流沙》,從青澀到成熟。我回顧 2009 年的那個自己,我有羞愧、有心虛、有自責,但這 15 年來,我紮紮實實地用了這些方法做了許多產品和服務,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我現在更像 2023 年的 Reimagined 版本,能夠寬容地面對 2009 的自己。更重要的,這些年的歷練,我有了更寬廣的見識,我能用更溫暖、更絲滑、更圓潤、更豐滿、更成熟的方式面對想要創新變革的團隊。我不會糾結於用什麼方法、流程、規範,一定要有什麼東西或元素才能進行專案,就像《流沙》最後給我的波光粼粼的波浪感,我也學會更柔軟地跟著團隊一起成長。
這一些心得,我想修補 2009 年的魯莽,總結成為 2023 年能幫助你的 Playbook,就像《流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