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整理過去這 15 年來探索並實踐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 的歷程,無論是親自參與專案或是擔任團隊引導顧問的角色,我一點一滴地統整,想要集結成一本指導手冊 (Playbook)。

回想第一個給我最大衝擊的素材,是 IDEO 在 2009 年發佈的 HCD Toolkit,那年是我在華碩電腦經歷精實六標準差 (Lean Six Sigma) 訓練,取得摩托羅拉認證的黑帶資格之後,成為董事長室的幕僚的第二年。在當時台灣還在代工或品牌談分家的年代,我被公司指派去探索在台灣尚未風起雲湧的設計思考,還有一種叫做引導 (Facilitation) 的技術,萬萬沒想到這兩件事竟然影響了我職涯發展,開啟一段冒險旅程。

奇妙的連結:HCD Toolkit 和《流沙》

這段冒險容我之後在其他文章中娓娓道來,本篇文章主要是分享在我重讀 HCD Toolkit 的同時,我聽到陶喆《流沙》2023 年新版的一些啟發。

之所以有這個啟發,主因是我看到兩個音樂人講論《流沙》2023 這個版本時,給了極高的評價,一位是中國的叨叨馮,另一位英國的 Joe Creator。想瞭解更多音樂和樂器分析的人,可以看看叨叨馮的講解,想瞭解整體氛圍感受的,可以聽聽 Joe Creator 的說法。

1997 vs. 2023 的兩個版本

以下是我綜合兩人的內容總結:

相比於 1997 年的原始版本,2023 年的 Reimagined 版本從編曲、人聲與樂器使用到情緒表達都徹頭徹尾更迭了。

律動

首先是 2023 年版的「律動」更強。1997 年版本用的是沙鎚、 三角鐵、康加鼓和吉他,在節奏強弱上表現的差異不夠大,口琴聲則是 midi 合成的,在氣息、音色和強弱上都顯得平淡。2023 年版本則加入能除了能控制節奏律動還能調節音高的貝斯,並且在爵士鼓的應用上,更加地「平衡」(Balance),這部份可以看叨叨馮這段精彩的說明, 另外,口琴也換由真人吹奏。總的來說,新版本的細節更多、律動更強、樂器更豐滿 (Saturation in the instruments)。

氛圍

其次是整體氛圍更柔順/絲滑 (Smooth),Joe Creator 的形容詞用得很美,他用得最多的形容詞是更溫暖 (Warmer),也更寬廣 (Wider)。有溫暖的和弦 (warm chords)、寬廣的聲場 (wide soundstage) 和背景伴唱 (backing vocal) 和飽和的真人口琴 (saturation harmonica)。他還用了我想都沒想過的:「波光粼粼」(shimmering waveyness),當我反覆重播聽著《流沙》2023 年 Reimagined 版本時,這種「波浪感」(wavy) 就出來了。

心境

最後是吟唱者的心境寬闊了。1997 年版本的一開始,是先有一段口白,陶喆說:「嗯,昨天晚上的事,我看… 沒什麼好談了,嘖,我看就這樣吧!」2023 年版本就沒有這段。這個差異,彷彿是在告訴聽眾:

1997 年的我,28 歲,剛剛失戀,我想唱給你聽,我的體悟:愛情好像流沙,一旦進入就只能陷下去,讓我這樣吧。
2023 年的我,54 歲,失戀是很久以前的事,但我還想唱給你聽,我的體悟:愛情好像流沙,一旦進入就只能陷下去,但不要怕,你就去吧,看,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1997 年他是事件當事人,2023 年他是一個是旁觀者,邀請你我一起回顧那段往事,用更溫暖、更絲滑、更圓潤、更豐滿、更成熟的方式安慰那個過去的自己。

套句 MV 觀眾所說:26 年前的流沙是義無反顧且不羈的,但現在的流沙卻是歷經風霜後的釋然。

因為 HCD Toolkit 所以有了全公司的設計思考課

說回 HCD Toolkit。

2009 年看到 HCD Toolkit,我立刻震懾於它的創新流程、方法與工具。

我在 2006 年從工程師身份轉換到推動企業流程改善的部門,2009 我的思考模式還是停留在按規格書去設計電路和開發軟韌體程式,然後把產品做出來。「設計思考」這個當年的新鮮詞彙對我來說虛無飄渺,讀了幾本書和網路文章,也參加 Bill Moggridge 來台灣辦的工作坊,總覺得找不到門進入,直到 HCD Toolkit 出現,我認為我終於找到進行團隊創新的流程和步驟。

根據這本手冊,我設計了華碩第一堂為期一天半的「設計思考課」,從 Hear、Create 到 Deliver,從互相「訪談」、外出「觀察」、整理「數據」、提煉「洞察」,然後發想「概念」,最後做「原型」,完全複製了「手冊裡」設計思考「該有的步驟」。同時也結合所學習的引導技術 (Facilitation Skill),打磨更順暢的課程內容。

這課程我自己上了好幾輪,後來因為我有了新的任務,加上公司要讓更多人上課,於是我就退下講台,交給其他同事擔任引導師,由他們去上課。那個新任務最後的產出就是後來的變形筆電 (ASUS Transformer),用的手法就是設計思考

《流沙》的啟發:我可以重做一次

這跟《流沙》有什麼關係呢?

起因在於最近重讀 HCD Toolkit 時,我有種融會貫通的感受,我才發覺當年我根本沒有讀懂。天吶,15 年過去了,我在才發覺。

那個課程我教了那麼多回,雖然大家玩得盡興,覺得收穫滿滿,但內容其實是很虛的。一個本來只知道按照規格設計與開發產品的工程師,跌跌撞撞摸索了 1 年後搖身一變成為精通訪談與觀察的研究員、會帶領團隊腦力激盪的引導者、講了一口會做各種原型的設計師,誰信呢?還真有人信,我不就成為第一位教設計思考的講師引導師了嗎?

從沒用這方法做產品或服務的人變身站上講台,真沒說服力。可悲的是,我還看過有人沾沾自喜於研究所畢業就當講師,拿了別人的投影片,修修改改就變成自己的,然後按表操課上完課。

陶喆等了 26 年重新詮釋《流沙》,從青澀到成熟。我回顧 2009 年的那個自己,我有羞愧、有心虛、有自責,但這 15 年來,我紮紮實實地用了這些方法做了許多產品和服務,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我現在更像 2023 年的 Reimagined 版本,能夠寬容地面對 2009 的自己。更重要的,這些年的歷練,我有了更寬廣的見識,我能用更溫暖、更絲滑、更圓潤、更豐滿、更成熟的方式面對想要創新變革的團隊。我不會糾結於用什麼方法、流程、規範,一定要有什麼東西或元素才能進行專案,就像《流沙》最後給我的波光粼粼的波浪感,我也學會更柔軟地跟著團隊一起成長。

這一些心得,我想修補 2009 年的魯莽,總結成為 2023 年能幫助你的 Playbook,就像《流沙》一樣。

Similar Pos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