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問起我之前關於 innovation process 的簡報,翻找了一下,發現 2009 年 1 月 12 日分享《決定未來的10種人》中的簡報中,有一頁是這麼寫的:
魔鬼代言人 – 殺死創新的 9 種方法:
- 權威恫嚇他
- 嘲笑他、諷刺他
- 「專業一點好不好!」
- 改派任務給他
- 拖延,等他自己放棄
- 拒絕投入資源
- 用例行事務壓垮他
- 追求完美,不准犯錯
- 「想當年…」
嗯… 你經歷過哪一些呢?或你正在其中幾項裡呢?
朋友問起我之前關於 innovation process 的簡報,翻找了一下,發現 2009 年 1 月 12 日分享《決定未來的10種人》中的簡報中,有一頁是這麼寫的:
魔鬼代言人 – 殺死創新的 9 種方法:
- 權威恫嚇他
- 嘲笑他、諷刺他
- 「專業一點好不好!」
- 改派任務給他
- 拖延,等他自己放棄
- 拒絕投入資源
- 用例行事務壓垮他
- 追求完美,不准犯錯
- 「想當年…」
嗯… 你經歷過哪一些呢?或你正在其中幾項裡呢?
等了好久,中文版《101項設計思考法則》終於問世,我大膽地為他寫了導讀。無論你是在尋求用戶研究、創意發想、創新引導、體驗設計、產品經理、流程管理或策略規劃上的突破,我相信這本書必定能幫助你更快地進入這個領域。
「南轅北轍」這句成語典故出自於《戰國策·魏策四》,故事裡的行為模式在今日的組織裡依舊常見。至少那些「自我感覺良好者」和「裝傻到底者」就是。這提醒了創新者要注意的事情。
「站在台上就是要專業。」但「專業是什麼?」 很多公司的企…
在創新引導的場合裡,我的經驗是:
雖然每個人說的字詞都一樣,但事實上,每個人真正想的都不一樣。
要整合眾人的思路,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大家「畫出來」。當然,每次都有人扭扭捏捏地說自己不會畫。但是,只要多用一點點創新引導者的權力 (別跟我爭論引導師中立不介入的立場) 推一把,然後花點時間等待參與者動筆,通常效果都會很好。
對於倚靠即興和敏捷心法的工作者,必須在上舞台 (球場) 前,不斷練習。不是去背劇本,因為真實職場 (球場) 沒有如你所願的劇本,只有不斷地練習、反思、修正,然後繼續練習,讓這些練習真正地進入到肌肉記憶 (肌肉影響大腦) 那樣,在開始最後倒數計時,或許還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下一步,但因為這些肌肉記憶,一旦到了那個環境,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雖然許多人都知道,「雲端計算」不等於「雲端儲存」,但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