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新創不新創,商業的本質還是必須回到「投入現金,賺取現金」上來看,這背後通常可以「效率」來解釋,或大家常聽到的「#週轉率」。
最近因停車位和是否佔用公用資源營利的爭議而被討論的 oBike,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每台單車的使用率,也就是剛剛所說的效率。
低使用率代表低效率,也就是每台單車能為公司賺錢的能力低,這樣的生意不是個好生意。
無論新創不新創,商業的本質還是必須回到「投入現金,賺取現金」上來看,這背後通常可以「效率」來解釋,或大家常聽到的「#週轉率」。
最近因停車位和是否佔用公用資源營利的爭議而被討論的 oBike,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每台單車的使用率,也就是剛剛所說的效率。
低使用率代表低效率,也就是每台單車能為公司賺錢的能力低,這樣的生意不是個好生意。
那麼,為何中國和新加坡會前仆後繼地投入這市場呢?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那種高來高去,用資本去打仗、殺滅敵人的故事,我沒興趣研究,只想回到「效率」這個本質議題上。
所以,oBike 的問題不在車要停哪來或怎麼停,在「效率」。
繼上一篇談到的《買我!-從大腦科學看花錢購物的真相與假象》這本書中第七…
IDEO 寫了一本 The Little Book of Design Research Ethics,這本小書講設計研究倫理,其中包括三個原則:責任 (responsibility),尊重 (respect) 和誠實 (honesty)。IDEO 將這三原則視為整個研究過程中的最高指導。
台北市的 1,500 元敬老金成為選舉議題,用秉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 來解釋部分老年人對敬老金的態度,便能理解為什麼他們會氣得跳腳。想一想:
一、一旦某樣事物讓你感到擁有,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就會開始提升,激發你做出不同的行為。
二、相對於手上沒有的人,當人開始擁有某件事物的時候,馬上會在心中提高該事物的價值。
三、雖然尚未擁有某樣物品,但是這種想像的所有權,激勵人們為他們想像的天賦權利挺身奮戰。
渴望破關的眼神總是令旁觀者著迷,也會讓一個人確實慢慢變強。就好比一個人在挑戰魔王的路上撿到雙截棍,使了使,覺得很好用,就下了一個「幹打魔王就是要用雙截棍才氣魄啦」的結論。然後又走了走,看到長槍,撿起了又戳戳看,很驚喜時說出:「雙截棍不對吧?長槍更屌!」繼續走走走,被迴旋標絆倒,若有所思悟到:「是不是… 我一開始先射出迴力鏢,再用長槍跟魔王保持距離纏鬥,中段改用雙截棍近身互拼。魔王打我三下,我至少得甩中他一棍,等到我快被打死時,迴旋標也該飛回來斬中魔王的後頸了吧!」
人們說什麼沒關係,真正重要的是看他們做了什麼。不要光靠焦點小組或問卷調查的片面之詞就做出判斷。
我是稟持著這樣的理念:在每個研究中,自己先要對人、對事、對物有感覺,然後才會被感動,然後我才能去行動。唯有如此,我才有可能設計出能感動其他人的產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