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局理論 (Game Theory) 中有一個經典的賽局理論模型,叫做 Rational Pigs (理性的豬),也有人稱為智豬賽局,它精準地闡述了在資源有限、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不同實力參與者如何做出理性決策,並達到一種動態均衡。

此模型的核心概念是:弱勢方 (weak pig) 可透過策略性的不作為,讓強勢方 (strong pig) 承擔成本,從而獲取利益,這在企業競爭策略中具有高度的實務價值。

賽局設定

  • 豬圈裡有兩隻豬,一隻是大豬,另一隻是小豬。
  • 豬圈的一端有一個餵食按鈕,按下按鈕後,豬圈另一端的食槽會掉落 10 單位的食物。但是,
  • 按下按鈕者需要付出 2 單位的成本 (例如體力消耗)。
  • 按下按鈕者會喪失了先到槽邊進食的機會。
  • 大豬體型較大,跑得快,進食速度快。
  • 小豬體型較小,跑得慢,進食速度慢。
  • 食物分配:若兩隻豬同時到達食槽,大豬可以吃掉 7 單位的食物,小豬吃 3 單位。

賽局分析

以效益矩陣分析這個賽局,分成四種情境:

  1. 大豬小豬都按按鈕:假設同時抵達食槽,大豬吃到 10 單位食物中的 7 單位,但需付出 2 單位成本,淨收益為 5 (7-2)。小豬吃到 3 單位,但也需付出 2 單位成本,淨收益為 1 (3-2)。大小豬收益比是 5:1。
  2. 大豬按按鈕,小豬在食槽邊等待:小豬先吃,可以多吃 1 單位食物,淨收益為 4 (3+1)。大豬後到吃完 6 單位,但要付出 2 單位成本,淨收益為 4 (6-2)。大小豬收益比是 4:4。
  3. 大豬在食槽邊等待,小豬按按鈕:大豬吃掉 9 單位食物,等小豬趕過來的時候只能吃到 1 單位,減去按按鈕過程的消耗,小豬等於虧了 1 單位 (1-2)。大小豬收益比是 9:-1。
  4. 大豬小豬都在食槽邊等待:雙方都沒有動作,所以都獲得 0 單位食物。

看矩陣表格比較清楚:

均衡分析

按效益比來看,對小豬而言,最佳效益是 4,就是讓大豬去按按鈕,自己等著吃就好。所以,等待不採取行動就是小豬的優勢策略。

對大豬來說,最佳效益是 9,但條件是必須讓讓小豬去按按鈕,而按按鈕不是小豬會做的事,因此,大豬去按按鈕總比不按好,所以牠只好親力親為。

在兩隻都是理性的豬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選擇等待不作為,大豬去按按鈕。大豬付出了成本,但能得到的食物;小豬雖然沒有付出成本,但也能分到食物。

轉化為企業競爭模型

這樣類比:

  • 強勢企業 (大豬):市場佔有率高、資源豐富、技術領先,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
  • 弱勢企業 (小豬):市場佔有率低、資源有限、技術相對落後,處於競爭劣勢。
  • 市場投入 (按按鈕):指企業投入資源進行市場開發、產品創新、行銷推廣等活動,需要付出成本 (例如資金、人力、時間等)。
  • 市場收益 (食物):指企業在市場上獲得的收益,例如銷售額、利潤、品牌價值等。
  • 收益分配:強勢企業因為資源和技術優勢,在市場上通常能獲得較高的收益佔比。

回顧以上矩陣表格,也可以得到四種情境:

  1. 雙方皆積極投入:強勢企業先行投入,雖然獲得較多收益,但仍需承擔開發成本,淨收益為 5。弱勢企業也積極投入,但因資源劣勢,收益較少,淨收益為 1。
  2. 強勢企業積極投入,弱勢企業觀望等待:強勢企業投入資源開發市場,獲得較高收益,但需承擔開發成本,淨收益為 4。弱勢企業不投入,但可因強勢企業的市場開拓而獲得市場機會,淨收益為 4。
  3. 強勢企業觀望等待,弱勢企業積極投入:弱勢企業先投入資源開拓市場,但因實力有限,收益較少,還要承擔開發成本,淨收益為 -1。強勢企業不投入,可坐享弱勢企業開拓的市場成果,淨收益為 9。
  4. 雙方皆觀望等待:雙方皆不投入,市場停滯,故雙方收益皆為 0。

同理,在此賽局中,

  • 弱勢企業的優勢策略是「觀望等待」。無論強勢企業選擇積極投入還是觀望等待,弱勢企業選擇觀望等待的收益總是較高或是持平。假使弱勢企業選擇投入,反而會因資源劣勢而面臨更高的成本和風險,難以與強勢企業競爭。
  • 強勢企業的理性策略是「積極投入」。若強勢企業選擇觀望等待,則市場停滯,故為了維持市場領先地位,會選擇先投入資源。

因此,最後的賽局均衡結果是:強勢企業選擇積極投入,弱勢企業選擇觀望等待。這並非弱勢企業的劣勢,而是在既有競爭結構下的理性選擇。

對企業策略的啟示

賽局經常被用來解釋企業決策,理性的豬 (智豬賽局) 對弱勢企業的啟示:

  • 避免正面衝突:弱勢企業應避免與強勢企業在資源、資金、技術等方面直接競爭,應採取差異化策略或尋找利基市場,利用不對稱的資訊或資源優勢來獲利。
  • 發揮後發優勢:弱勢企業可以透過觀察強勢企業的市場策略和反應,在強勢企業開拓市場後再進入,降低初期投入成本,並學習強勢企業的經驗。
  • 策略性不作為:有時,不作為是最佳策略。弱勢企業若能認清自身資源限制,策略性地避開過多資源,反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DeepSeek 的逆襲?

2025 年初的 AI 大戰打的如火如荼,在這場賽局中,DeepSeek 就是小豬,ChapGPT 就是大豬。

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均衡是很合理的。

Similar Pos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