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的,都是沒想到的
換了新工作,到北京後的第一個體驗設計創新培訓 Workshop,我大部分時間花在兩部分:
- 刪減內容並串連在一起 (cut and link):所給定活動時間只有 5 小時,午餐 1.5 小時。我必須重新設計流程,以這一個月來在當地的觀察、當地的語言與例子和參與者溝通;
- 音樂 (music):我相信 Workshop 中的音樂有神奇的力量,從開始到結束離開,我都會設計搭配的音樂。
這兩件事情我而言都不是難事,我已經可以應付這些。但當天有一件事情出乎我意料之外:沒有喇叭、沒有麥克風。雖然主辦單位有問我,除了座位安排之外,有沒有特別需求。但我我一直認為這些是 Workshop 或 Training Room 現場該有的基本配備,所以沒多提問。而結果就是 – 沒有!
不只音樂,空間也是看不見的引導
Viv 在她的文章〈What is the ONE huge mistake that organisers of community meetings make?〉說她參加一場社區會議,引導者都很稱職地帶領大家討論,但她還是忍不住要提出引導者在這場會議的缺失:
Room Set-Up!
場地佈置!
They set the room up with large oblong tables in a classroom style for 18 people… That pretty much filled up the available space.
他們擺了一張給 18 個人坐的長桌,像教室一樣。幾乎佔滿了整個會議室。
而這樣的佈置所產生的問題就是:
When more than double that many people turned up they had to scramble for more chairs and there was hardly any space to put them. People seated at tables had no chance of moving… You could only talk to the person next to you, probably the person you came with, or one or two others. No chance for sociometry.
(會議開始後) 當人數陸續增加時,他們必須再多增加椅子,但卻沒有再多的空間可以擺放。而且一旦人們靠近桌子坐著,就很難再讓他們移動。… 所以你只能和你旁邊的一兩位說到話,且這可能是和你一起來的朋友。
其實引導者可以做得更好。
引導者創造參與者的全體驗 (whole experience)
Viv 最後的提醒,我覺得實在太棒了,她說:
Facilitating is not just what you do in front of the group, it’s the whole experience you provide. And that includes the space and how it is used.
引導,不只是你站在團體前面所做的一切事情,更多的是你所創造出來的全體驗,當然包括空間設計和如何使用這些空間。
而我的經驗告訴我:
那些看不見的引導,往往都比看得見重要。
提醒自己
以前在台灣,有人會幫忙關照這些事情,但在北京,我要記得,沒有什麼設備是理所當然會有的,包括空間有多大、會議室有無投影設備、桌椅能否快速搬移、有沒有麥克風、有沒有應想設備、有什麼書寫設備、有沒有食物、有沒有便利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