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學生們提問:「願景」是什麼,我把我解釋的部分摘錄出來,希望不是只給對岸商學院同學們有幫助,各位也能參考參考:
我用的是 3+1 句話:
我們是﹍﹍﹍(誰)
我們幫助﹍﹍(誰)
用﹍﹍(什麼方法)
→ (所以我們能夠) ﹍﹍﹍﹍﹍
今天早上學生們提問:「願景」是什麼,我把我解釋的部分摘錄出來,希望不是只給對岸商學院同學們有幫助,各位也能參考參考:
我用的是 3+1 句話:
我們是﹍﹍﹍(誰)
我們幫助﹍﹍(誰)
用﹍﹍(什麼方法)
→ (所以我們能夠) ﹍﹍﹍﹍﹍
以樂高來說,Inspire and develop the builders of tomorrow 是最後一句,是願景,但前三句就必須要能說明並支撐這個願景實現。
我把「願景」當作「北極星」,指引旅程方向,其他是旅程中的行囊,幫助我到達那地方的工具和方法。
如果別人問我,我要去哪裡,我會把願景告訴他。
但如果有需要,我會把行囊打開,給他看看裡邊都有什麼。
我之前在談協同合作 (Collaboration) 的時候說過:Bra…
It’s not your developers slow…
《總舖師》 是一部能夠讓你在電影院裡放肆狂笑和暗暗流淚的電影,那種喜樂交織的情緒,非常適合有著鄉土記憶卻與土地分離在大都市裡打拼的台灣囝仔。
看完後,除了感動之外,我還想到,總舖師和優秀的設計師其實有許多類似的特質和使用的方法。
這篇我以總舖師在辦桌的事前、事中、事後為主軸,看看總舖師為什麼是設計師。(無雷)
今天下午要帶公司的中階主管研討管理個案,談論的主題是「決策」(deci…
願意挑戰能力以外工作的人,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有所成長,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
相反的,只挑能力範圍內的事去做的人,不管經過多少年也無法拓展能力。
人的成長和公司的成長無關,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成長,端看他有多大的企圖心,願意向他不會的事情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