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共識」一詞很熱門,但,到底什麼是共識,似乎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我在《誰說我們不能一起做決定:參與式決策引導寶典》Facilitator’s Guide to Participatory Decision-Making 這本引導師的入門書裡找到它的定義,以及另一個相似概念的詞 — 全體一致。
全體一致同意=討論直到沒有人說「不」
全體一致 (Unanimous) 是由兩個拉丁文字所組成,分別是 Unus 代表「一」,和 Animus 代表「精神」。所謂達成全體一致同意的團體,就是以同「一個」「精神」行動的團體,也就是說,團體內所有人都同意這個內容,而這個內容也表達了每個人的真實想法。
當團體中所有人都擁有相同效力的否決權時,要達到全體一致同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按團體的性質、大小、複雜度不同,為了平衡各方利益的討論可能會耗上好幾個小時、幾天、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直到最後找到全體一致同意的內容,所有人願意放棄否決權。這是必須附上的代價。
共識=是討論的過程
共識 (Consensus) 是由兩個拉丁文字所組成,其字根 Consentire 分別結合了代表「和」或「一起」的 Con,以及代表「思考」或「感受」的 Sentire。所以 Consentire 可以翻譯為「共同思考與感受」 。
從拉丁文原義上來看,
共識並不是一個結論,而是一個過程,是團體在進行決策的路途上,共同思考與感受的參與過程。
經過共識 (共同思考與感受) 這個過程,才有可能達成全體一致同意的結果。
並非所有事情都必須全體一致同意
瞭解全體一致同意和共識的定義之後,還必須體認到:雖然理想狀態是全體一致同意,真實世界的運作並非如此。有些團體一致同意團體中的 80% 的意見一致即可視為團體一致同意,意謂著那 20% 的人並沒有得到平衡的利益,其否決權也在規範中形同無效。
我們都懂,這就是「少數服從多數」。
必須注意的是,那些行使同意權的的人並一定真的完全同意,動用否決權的人也未必真的反對。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同意的階梯。
同意的階梯 (Gradients of Agreement)
同意的階梯是由山姆‧肯納 (Sam Kaner)、杜安‧伯格 (Duane Berger) 和 Community At Work 共同發明的方法,它是一個連續性的量表,讓團體成員可以對提案表達不同程度的支持,不必侷限在「是」和「否」的決定之中。
同意的階梯量表有 8 個計分,從 1 分到 8 分。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如上圖所示。
若投票普查完之後,大概會有幾種以下情況:(圖示為概念表達)
熱烈的支持
這是最好的情況。當一個方案得到熱烈的支持,代表著團體成員的信任與承諾,相對地,其執行達成率也會提高。
弱弱的支持
能得到弱弱的支持也不錯,但若是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尤其是時間資源的時候,這就有點捉襟見肘了。
此時,或許再次討論並修正方案,得到熱烈的支持更好。不過,就看團體認為這方案的投入程度多少了。
模糊的支持
這種狀況通常是在原始方案定義不清楚時發生。不過,團體主事者往往會方便行事,將 6 分以下都當作是「同意」,最後就通過提案。
然而,這種狀況最需要的是重新討論方案的定義,然後再進行計分普查。
多數支持但少數異議
這種狀況還挺棘手的,因為團體必須要回答一個艱難的問題:「對於異議者,到底該忽略他們的意見,或是努力溝通化解歧見?」
這裡沒有標準答案,必須視狀況而定。到底該直接採用多數支持的方案,或是找出折衷方案,或是由異議者提出修正案再來討論,這都考驗著團體主事者的智慧,也是考驗團體成熟度的時機點。
結語
共識經常被大家掛在嘴邊,但對於共識這個詞的共識或全體是否一致同意都沒有相同的認知時,或許回到定義上去認識這些名詞才是更重要的起點。
然後,避免用「是」或「否」來二分團體成員的意見,下次再遇到問題決策時,試試同意的階梯量表吧。
參考資料:
《誰說我們不能一起做決定:參與式決策引導寶典》Facilitator’s Guide to Participatory Decision-M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