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系列上一篇的結論是:那些因為戰功晉升為柱的高手們,
殺鬼可以,發展組織流程和人才不行。
意思就是, 他們正是《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 裡所說的:原來的優秀員工在不斷晉升之後,終究到了不能勝任新的職位。
「鬼殺隊的柱們這麼強,應該很有創新能力吧!」事實是怎樣呢?該怎麼評量呢?本篇就用《創新者的DNA:5 個技巧,簡單學創新》這本書裡提到的架構來探討。
《創新者的DNA》是已故的全球最受推崇的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和他的團隊,歷時 8 年研究,從 75 個國家、超過 5,000 位高階經理人的創新資料、親訪超過百位利用破壞性創新改變局勢的 CEO 和革命性產品與服務的發明者,之後彙整的研究報告。
創新者的 DNA:五大能力
研究發現,那些創新力高的人都有類似的行為模式,就像他們身體的的 DNA 一樣,有五大創新技巧,書中稱之為『發現的技巧』(Discovery Skills)。分別是:
顯然,鬼殺隊的柱們並不是稱職的創新者。聯想力、提問力、觀察力、網絡力、實驗力都不足,換句話說,他們都是專業領域表現極佳的經理人,但論到創新 DNA 就明顯地欠缺了。
看完個人的 創新 DNA,接著看組織的創新 DNA。
創新組織的 DNA:3P
研究指出,創新組織的 3P 架構,分別是:
人才 (People)
- 擅長發現技巧 (Excel at discovery)
- 管理層應帶頭創新 (Management should spearhead innovation)
- 監督並維持整個創新流程 (Monitor and maintain entire innovation process)
- 招募在各層級中高「發現商數」的人 ( Hire high discovery-quotient people in every level)
流程 (Processes)
- 鼓勵員工的發現技巧:聯想、提問、觀察、網絡、實驗 (Encourage employees to associate, question, observe, network, and experiment)
- 打造注重招募、訓練、獎勵與拔擢發現導向型人才的流程 (Processes are designed to hire, train, reward, and promote discovery driven people)
信念 (Philosophies)
- 創新是每個人的工作 (Innovation is everyone’s job)
- 破壞性創新是創新資產組合的一部份 (Disruption is part of the innovation portfolio)
- 部署組織完善的小型創新計畫團隊 (Deploy small, properly organized innovation project teams)
- 明智地冒險以追求創新 (Take smart risks in pursuit of innovation)
想更多瞭解,請參閱《創新者的DNA:5 個技巧,簡單學創新》。
鬼殺隊的創新組織 DNA… 有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更大的框架來檢視。鬼殺隊其實只是整個人類對抗吃人鬼的組織之一,它負責的就是戰鬥,換言之,他就是戰鬥部隊。
除了戰鬥部隊之外,還有負責醫務治療的部隊、傳遞訊息的鳥鳥部隊、鍛造兵器與交付的部隊、培育新血劍士的教練學院等等,每個單位都是為了對抗吃人鬼而努力奮戰,所以整個組織是有涵蓋信念、流程和人才這 3P 範圍。
不過,如果仔細審視克里斯汀生對 3P 的解釋,你會發現整個組織的創新 DNA 都是為了成就創新者的 DNA。從結果來說,既然最強的柱們都不能算是穩定產出的創新者,沒有流淌著創新者的 DNA 血液,我可以大膽且直接的推論:鬼殺隊和整個鬼殺組織並不是一個創新的組織,他們並不具備創新組織的 DNA。
結語
很利害的人或組織並不一定是創新者或創新組織,那個利害可以在某一個處境中活得精彩、活得漂亮,但不一定可以在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你想想,把那些不可一世的柱們放到現今職場,他們的下場如何?
但是,創新者或創新組織可以。
讀更多:
一、先讓炭治郎救貓咪。從第一集編劇角度看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二、善逸一招也能走天下。看只會雷之呼吸第一式的善逸如何走跳江湖,顛覆職場規則。
三、柱們的堅持正在扼殺創新卻不自知。看企業高管們以維護傳統和保護公司為理由的自尋死路手段。
四、柱們,殺鬼可以,發展組織流程和人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