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境到技術的創新路徑
從上層 (情境,Scenario Layer) 到下層 (技術,Technology Layer) 需要經過一個萃取 (Extract) 和轉化 (Transform) 的過程,正是我說過的用戶體驗創新流程 (UXIP,User Experience Innovation Process)。這個過程必須讓工程師,設計師,用戶研究員,產品經理,甚至行銷人員和業務員都要一起參與才能成功。
從上層 (情境,Scenario Layer) 到下層 (技術,Technology Layer) 需要經過一個萃取 (Extract) 和轉化 (Transform) 的過程,正是我說過的用戶體驗創新流程 (UXIP,User Experience Innovation Process)。這個過程必須讓工程師,設計師,用戶研究員,產品經理,甚至行銷人員和業務員都要一起參與才能成功。
「對話」是什麼?「引導」是什麼?跟「提問」有什麼關係?一場100 分鐘的課程,從「觀‧感‧意行|ORID」這個工具開始,搭配其他幾個框架,用三個練習,快速上手。
《天菜大廚》Adam Jones 說:Chef should strive to be consistent in experience, but not consistent in taste… It’s like you are always headed to the same place, but you got to find new and dangerous way of getting there.是說:主廚該追求的不是『口味』, 而是『經驗』。就像你每天都要去同一個地方,你能不能走條新路或換個帶點冒險的方式。我作為創新引導者,追求的是掌握創新流程,去創造新的、獨特的、讓人印象深刻的體驗。
想像力是一種超能力,它帶你置身如天堂,也讓你難耐如地獄。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看見想像的威力。想太多,不好;想太少,也不好。關鍵就在於經常覺察自己在哪種狀態,「富足的」還是「缺乏的」,並且持續練習覺察,一旦越早知道自己所處狀態,就能越早做出決定,也能越早走出停滯不前的泥淖。
大企業進入到新興市場時會面臨的一個陷阱:刪減功能以降低價格 (Trying to reduce the price by eliminating features),為什麼會發生呢?文中舉了八〇年代中,美國車廠設計新車進入印度的小故事說明。破解之道,還是那句老話:Go out of the building, meet with your customers in their field.
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要在企業或組織裡被廣泛應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總要有些像 Bill Borucki 的傻子一般的堅持。如果你的公司有這樣的傻子,你要珍惜這樣的資源,為他開創空間和時間。因為設計思維不是和這個世界比「快」,而是看誰能累積地更厚實 (厚積),看誰能在這樣的基礎上更靈巧地因應變化 (薄發)。
上周末应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服务设计与体验策略学程之邀,分享《服务设计…
繼上一次我談到穿戴式設備使用模型後,這一次我想談談這些智慧型裝置 (或物聯網設備) 到底提供 (或收集了) 哪些數據。我分成四類:[How long]、[How many/much]、[How often] 和 [How good]。價值不在數據本身,在於數據回答了哪些問題、且答案是什麼、用戶最後改變行為了沒。
2014 年應該算是穿戴式設備火熱的一年,但是這些設備極度容易被棄用。為此我提出「穿戴式設備的使用模型」以解釋「被棄用」的原因,有四階段:一、Known:所提供的數據通常是用戶已知的數據。二、To Know More:提供更多更豐富更詳細的數據。三、To Learn:想知道這些數據能夠怎麼用,能夠帶出什麼價值,用戶必須學習。四、To Change:有了知識,想變得更好就必須改變行為。關鍵在於用戶是否能跨越 To Know More 到 To Learn 的鴻溝。
Relieving people’s embarrassment is a good business.
化解人們的尷尬是門好生意。
Without good empathy works, you’re just got a slightly above average heart-rated brainstorming session.
沒有同理心研究支持的腦力激蕩工作坊,最後的結果只是一場熱鬧有趣的活動罷了。
76 位學生針對 Design Thinking 的五個設計階段 (Empathy 同理 → Define 定義 → Ideate 發想 → Prototype 原型 → Test 測試) 分別寫出一段話,並從中分析萃取出四個關鍵字:Users(用戶)、Ideas(點子)、Needs(需求)、Solutions(解決方案)。
既使只是一個人數少少規模小小的產品團隊,一旦把它放到龐大的組織體系中,難免會沾染上一些名門大戶的官僚氣息。要讓大組織裡的小團隊以創業者角度思考,試試以下四個方法:不要浪費時間、假設為先,實驗隨後、憑感覺走下一步、發佈實驗成果。
今天上午有一場分享,就用這個免費的網上簡報製作與播放吧!還可以輸出成 …
粉絲,不會跟你計較那麼多,差一點點沒關係。就當是挺你的;他們在意互動的過程。他們觀察你的一言一行,發現你的缺點會當面跟你説;他們在你遇到困難時,願意給你時間改正,甚至跟你共度難關,幫你決問題;在你犯錯的時候,他們要的是真心誠意的道歉。如果你把他們當作消費者,跟他們斤斤計較,他們也不會挑剔到讓你好過不到哪去。
一個朋友分享他的創業精力和他現在投資新創公司的一些想法,我加上自己的經驗,有五點給還沒認清自己的創業者。其中不只是新創公司,老牌公司也是一樣:一、沒有覺悟就沒有改變;二、要不斷地找風口;三、找到 (你以為的) 風口,要有勇氣站上去才飛得起來;四、愛自己少一點;五、[創」是個過程,是個狀態。
用戶能夠說出他的問題,但是心裡想的可能是有另一個盤算,如果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去多發掘那另一面,單是滿足用戶「說」出來的問題,那永遠觸不到用戶那隱藏版的需求。所以:研究員,你一定要假設用戶另有一個盤算,只是他們沒說出來而已;設計師,你一定不要滿足於最先被說出來的那個問題,你的第一版設計通常是碰不到真正的用戶需求。
網路產業、電子製造業或是傳統產業,「找痛點」這件事情似乎是全民運動,甚至是每一項新產品設計的火車頭。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找痛點」然後「讓用戶不痛」的確可以解決一些產品或服務上的缺點,提升用戶體驗品質,但更多時候是,「人們根本不覺得痛」,你要去哪裡找痛點?真正具有影響力的產品或服務,都不是從「痛點」出發的。
才在《101項設計思考法則》的導讀裡說過要透過不斷地練習,並且創造那超越101項的創新方法。 然後就看到一個機會:如何找出哪些是用戶想要的功能,怎麼量化分析排序這些功能?我用 FMEA 和 FAB 的思維模式改造出一個新的工具:FAB for Design Strategy 。
行動網路思維的三個核心:一、資訊無所不在 (Information all around);二、隨時隨處連結 (Always Connection);三、速度絕對要快 (Speed is matter)。在眾多裝置之間切換使用,對我來說不是難事。我一點不在意到底是用哪一個裝置,我只在乎我要做的事情有沒有完成。
等了好久,中文版《101項設計思考法則》終於問世,我大膽地為他寫了導讀。無論你是在尋求用戶研究、創意發想、創新引導、體驗設計、產品經理、流程管理或策略規劃上的突破,我相信這本書必定能幫助你更快地進入這個領域。
談戀愛的時候,愛一個人,你可以找 100 個理由說愛他/她;討厭一個人…
當大部分的軟體或硬體公司都高喊著「創新」、「使用者體驗」、「用戶需求」…
2012 年 2 月製作的偽 ASUS Trio 廣告 (當時真的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