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自大=糗很大
有時候,我們堅信不移的事情,根本就是錯的。而我們可能一直沒察覺到,以至於當我們在跟別人交談時,會把那個不是事實真相的認定當作前提,講半天,惹來雙方對嗆。就算對方有理,我們說不清,因為錯在我們的前提是錯的,而我們還以為對方實在是在搞亂。
四種人應該來看:以為自己淚點很高的人;想為自己一成不變的工作中尋找勇氣的人;想在自己個工作領域更上一層樓的人;對創業懷有美好憧憬的人。
說真的,我已經覺得我的淚點夠低了,但看這部日劇的每一集,才知道:No No No,你還不知道到底是低到什麼程度。
奇異博士說:「要控制它必須先放棄控制它。」莫度說:「要集中精神,去想像。在腦海中勾勒出目的地,目光要超越你眼前的世界。想像每一個細節。」《奇異博士》電影的兩句話,正好呼應敘事性新聞寫作的兩套對立技巧:「在採訪的時候,你必須放棄控制,這樣你才可能積累起事實;在寫作的時候,你又必須瘋狂地控制這些事實。」
三個重點:(1). 採訪時要放手,別控制、別操弄,這樣才能累積事實;(2). 寫作時要讓已經吸收的內容自然呈現連結,控制是必要的;(3). 別摻了自己的想像進入研究對象的脈絡,避免和研究成果談一場自嗨的戀愛。
這是一個評估將上海的法式牛排館帶進杭州的熱門商場開店的故事。裡面可以看見「靠統計分析」和「憑行為脈絡」決策的差異。正如我是個在企業裡的偽人類學家,我推薦許多人去讀《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這本書,因為能看見強調質性研究與行為脈絡的厚數據 (Thick Data) 在商業環境中的威力。也推薦去讀《策略就像一本故事書》第五章的案例,或是第七章將厚數據落實在商業策略的十項總結原則。
80% 的高管認為他們的商業模式岌岌可危。麥肯錫以四個維度去評估增長機會:市場行銷和業務銷售,包括營運的卓越度;併購與剝離資產;資源分配;創新。其中,提升創新成效的四要素:1. 明確的策略;2. 持續可盈利的概念;3. 靈活、快速且一致的執行;4.有能力且能動員的組織。
這些病患當初在面對心臟疾病時,是不是就像工廠工人面對金融風暴時的心態,越想理性地分析,越覺得不想看見或承擔最後的結果。而工人們藉由集體對抗鬧鬼這件事來轉移焦點 (或稱疏導),病患則是藉由每天吃藥這個儀式代替了。
或許是這樣的轉移,使得原本對於再度發病、危及生命的恐懼、焦慮和不安也因此找到一種抒發的出口,進而轉化成「就算發生不幸,我有錢處理就好」的說辭。
拿你應得的,而不是拿別人認為你值多少才支付給你的。但我们不这么做,因为我們經常短視近利。以致於我們不敢要求與我們所創造的價值相稱的價格,怕會連本來可以有的到最後一點也不剩。與其感到價值被低估或不受尊重,不如你專注於建立個人信譽和可操作的產品或服務,讓其他人認為是更有價值。
在創新引導的場合裡,我的經驗是:
雖然每個人說的字詞都一樣,但事實上,每個人真正想的都不一樣。
要整合眾人的思路,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大家「畫出來」。當然,每次都有人扭扭捏捏地說自己不會畫。但是,只要多用一點點創新引導者的權力 (別跟我爭論引導師中立不介入的立場) 推一把,然後花點時間等待參與者動筆,通常效果都會很好。
人人都在談 AI,彷彿不談 AI 就是落伍,這樣想也沒錯。的確,AI 的應用早已擴及金融、醫療、工業、資訊等等各個領域,但別忘記,AI 並非萬能,並不是所有 AI 的判斷就不會出錯。
至少,在這個故事裡,你應該知道了,光靠數據判斷,如果沒有去燒烤店的這一頓,腦蓋打開才發現所準備的術式不對,那才真是大勢不妙。
幼兒園傳來「加油、加油」和「漏油、漏油」的呼喊聲。應該是趁著有陽光的日…
當發現水缸破了個洞正在漏水時,你當然可以繼續注水以保持看起來平衡的水量…
距離農曆新年還有 2 個多月,有想過年前轉職嗎? 當大部分人在想著「等…
本篇文章是在經理人雜誌的公開班中所講授和練習的內容。
生活是一場戲劇。是一場沒有劇本的即興劇。
面對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鍛鍊你的即興肌肉,適應那突如其來的變化。
商場上,比「大小」,永遠有人比你大;比「快慢」,永遠有人比你快。短期來看是快魚吃慢魚,但時間拉長來看,最後是那種知道自己是什麼魚的,幹掉假裝是那種會贏的魚。
不只是工作上的學習 (,例如我才剛開始上 Python),在我的朋友圈裡,他們開始學習潛水、3D 列印、桌遊、烹飪、編織、黏土手工藝、跑步、生酮飲食、健身…。這些不都是很棒的學習嗎!
AI 很熱門,但大部分人認為要入門很難,或許是他們都想到 AI Scientist 這角色吧!其實,如果你是 Domain Expert,擁有該領域的專業知識,找到能合作的 AI Scientist 也很不錯。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於跨技術和商業,為他們搭橋 (Bridge),那從 AI Facilitator 切入也挺不錯的。
嘿!別怪對方了。其實都是為公司好,只是方式不同罷了。
一邊要顧股東權益 (股價),一邊要探索新機會 (創新)。你可知道平衡這兩者有多麼困難嗎?尤其公司規模越大越困難。
人們說什麼沒關係,真正重要的是看他們做了什麼。不要光靠焦點小組或問卷調查的片面之詞就做出判斷。
我是稟持著這樣的理念:在每個研究中,自己先要對人、對事、對物有感覺,然後才會被感動,然後我才能去行動。唯有如此,我才有可能設計出能感動其他人的產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