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好辦事?你該考慮 #links

人多好辦事?你該考慮 #links

團隊人數越多,其對於結果的預測就越過於自信。實驗中找了 267 位 UCLA 的 MBA 學生,隨機分組後,設定任務:用 50 個樂高積木排出一個特定的「樂高人 (LEGO person)」頭像。各小組有 30 分鐘時間討論要如何完成「樂高人任務」,並在 30 分鐘之後要提出預估的完成時間。

結果是:(以下為平均值)

2 人一組 – 預估 23 分鐘完成;實際完成時間 36 分鐘;
4 人一組 – 預估 30 分鐘完成;實際完成時間 52 分鐘;
4 人一組的信心比 2 人一組的要強 30%,但效率卻低了 44%。

釣魚竿和魚
|

釣魚竿和魚

從前從前,有一個糧食短缺的村子裡有兩個年輕人,他們承載全村人的希望要到遙遠路程外的海邊帶回更多食物,其中一位是跑得快的阿飛,另一位是擅長釣魚阿水。
村長給了阿飛三條魚,囑咐阿飛要謹慎吃魚,發揮快腿的特長快去快回;村長給了阿水一根釣竿和一條魚,囑咐阿水要謹慎吃魚,必要時用釣竿自己自足。兩人信心滿滿地出發。

自我量化 (Quantify Self) 告訴我們的四類數據

自我量化 (Quantify Self) 告訴我們的四類數據

繼上一次我談到穿戴式設備使用模型後,這一次我想談談這些智慧型裝置 (或物聯網設備) 到底提供 (或收集了) 哪些數據。我分成四類:[How long]、[How many/much]、[How often] 和 [How good]。價值不在數據本身,在於數據回答了哪些問題、且答案是什麼、用戶最後改變行為了沒。

產品經理的生存之道

產品經理的生存之道

產品經理管的是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從策略、行銷,到上市後的持續改善。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職責,其角色可分為:佈道者、學習者、需求轉譯者、關係建立者、資源調配者和廣泛知識者。知道「應該要做什麼」重要,但更關鍵的是你知不知道「你是誰」。產品經理應該要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在叢林戰場中好好地活下來,展現成果也贏得尊重。

治國,可以像烹小魚一樣嗎?

治國,可以像烹小魚一樣嗎?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說:烹小魚時不要一直翻攪,越常翻動,魚肉就越容易碎爛;治國也是,主政者應以正道待民,不要經常變(法)來變(法)去,否則民苦,以致民散。簡單的道理,為什麼做起來卻如此困難?我能想到的原因之一就是:「沒親自烹過小鮮的主政者,怎麼知道如何治國?」

粉絲才不會和你斤斤計較
|

粉絲才不會和你斤斤計較

粉絲,不會跟你計較那麼多,差一點點沒關係。就當是挺你的;他們在意互動的過程。他們觀察你的一言一行,發現你的缺點會當面跟你説;他們在你遇到困難時,願意給你時間改正,甚至跟你共度難關,幫你決問題;在你犯錯的時候,他們要的是真心誠意的道歉。如果你把他們當作消費者,跟他們斤斤計較,他們也不會挑剔到讓你好過不到哪去。

別傻傻分不清之「情境」、「預測」和「願景」
|

別傻傻分不清之「情境」、「預測」和「願景」

情境 ≠ 預測 ≠ 願景。服貿協議的爭論在於搞混這三件事。預測,是從現有的觀點推論出不太令人意外的未來。願景,是一個期望的未來。情境是仔細思考過後,回答以下這兩個的答案:「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或「如果 … 的話,那情況會如何?」。

案例分享:一個設計工具的開發過程
|

案例分享:一個設計工具的開發過程

才在《101項設計思考法則》的導讀裡說過要透過不斷地練習,並且創造那超越101項的創新方法。 然後就看到一個機會:如何找出哪些是用戶想要的功能,怎麼量化分析排序這些功能?我用 FMEA 和 FAB 的思維模式改造出一個新的工具:FAB for Design Strategy 。

perfection
|

完美主義不完美

你發覺你對完美(perfection)的追求,讓你沒辦法達成目標、完成專案嗎?嘿!完美主義者 (perfectionist )。完美主義讓你:(1). 事情多到做不完、(2). 事情總在最後一分鐘完成、(3). 凡事都強迫自己 (別人)、(4). 對自己漸漸失去信心。但,除了追求完美,你還有其他事情要做。